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“15分钟生活圈”规划建设工作汇报【优秀范文】,供大家参考。
关于“15 分钟生活圈”规划建设工作的 汇
报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
按照会议安排,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 一 、当前现状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,示范区充分研究、积极借鉴、加快推进“15 分钟生活圈”规划建设。目前,已对全区 40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,北部淇水湾片区基本实现 1 公里内学校、医疗、养老、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全覆盖,但缺乏引领性、综合性服务设施;淇河南片区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提升空间,正在加快完善(具体规划建设情况见附件)。主要成效和做法体现在“四个结合”上。
。
一是坚持吸纳借鉴与发展实际相结合。组织土地规划、城建、社区建设等部门,先后到苏州景城邻里中心、湖东邻里中心,杭州云栖小镇、馒头山邻里中心、随园养老中心等地考察,学习了邻里中心建设运行等有效做法,对接了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。在此基础上,结合示范区提升空间大、提质潜力大、社会需求大,以及可塑性强这一实际,我们紧扣“一体化、高质量”这一重点,对城市建设思路再明晰、规划再完善、
设计再提升、方案再优化,力争实现 2 年建成、3 年成品牌的发展目标。
。
二是坚持总体规划与分区推进相结合。按照市规划建设有关要求,将城区 40 平方公里进行统一规划,把淇河南北岸两个区域进行分区,探索实施点面结合、试点引领、统筹推进的工作路径。在总体规划上,委托同济大学规划研究院对现有规划进行优化完善,主要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,以及绿地系统、环卫、养老、文化、体育、商业设施等专项规划。在分区推动上,按照总体规划,制定了淇河南北岸两套推进方案,淇水湾片区在品质提升上下功夫,淇河南片区在功能完善上做文章,突出各自特色,形成不同格局。同时,按照“三区”协同理念,主动与淇滨区、东区等协同推进,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、提升服务效能、实现共建共享、满足社会需求。
三是坚持集约服务与统筹布局相结合。以社区建设为依托、以融合发展为方向,以打造集公共服务与便民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邻里中心为重点,今年首批启动建设综合性邻里中心 2 个,建立“一馆多中心”模式。同时,对全区各小区门面房、2 个商业街及 3 个商业综合体的业态进行统筹,实现小区门面房多元化经营、商业街精品化提升、综合体一站式涵盖,与邻里中心互为补充,差异化经营。加快推进 5G 技术应用场景建设,着力把社区、医院、园区、农贸市场等进行智慧化改造,提高服务效能和群众体验感,目前正在打造智慧园区、智慧教育等试点。
四是坚持特色打造与短板补齐相结合。坚持问题导向,把好目标导向,力争把潜力变优势,把优势变强势,着重在康养、文体、医疗等方面补。
在健康养老方面,以康养产业为核心,以机构养老、社区养老、居家养老为链条,以引进专业机构为支撑,高标准建设 6 家综合性养老中心。, 在文化体育方面,利用市场化理念,加大社会化投入,规划建设图书馆、博物馆、全领公园等综合性文体设施 20 个,借鉴云栖小镇楼顶运动场、成都空中跑道等先进设计理念,把文化、体育、绿地等多类土地集约利用,把各类空间运用好,把各项功能统筹好。
在 医疗 卫生 方面 ,将以河南中医大学豫北医疗中心为龙头,建设 2 个全科医院,4 个综合卫生服务中心。
在其他社会化服务方面,重点高标准打造立体式停车场、标准化室内农贸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,在服务群众的同时,提升城市品质。
二、存在问题 示范区区域未全部纳入鹤壁总规范围,只包括鹤辉高速以北部分区域。在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审批未确定前,示范区高铁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上位规划支持。
三、工作建议 建议市直部门加强引领、统筹协调,对各区的建设标准、规划进行总体性指导,帮助县区探索实施上高位起步,不走弯路。
附件:示范区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情况
附件:
示范区“15 分钟便民生活圈”公共设施 规划建设情况
1、幼儿园 21 所,其中 4 所已建成、13 所在建; 2、小学 6 所,其中 3 所已建成、2 所在建; 3、中学 5 所,其中 3 所已建成、1 所在建; 4、文化活动中心 8 处,其中 1 处已建成; 5、体育场地 12 处,其中 4 处已建成; 6、社区服务中心共计 4 处,其中 1 处已建成; 7、养老中心 6 处,其中 1 处已建成、3 处在建; 8、社区级商业中心 5 处,其中 2 处在建; 9、农贸市场 6 处,其中 2 处在建; 10、公交首末站1处已建成,公交站点已建成28处,公共停车 场共 17 处,其中 10 处已建成; 12、公厕 30 座,其中 15 座已建成、6 座在建; 13、垃圾转运站 11 座,其中 8 座已建成、1 座在建; 14、街头游园 14 处,其中 2 处已建成、6 处在建。
推荐访问:“15分钟生活圈”规划建设工作汇报 生活圈 规划建设 工作汇报